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副标题

生态会展将成我国会展业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9-06-21 13:29

  随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会展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会展产业却面临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突出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很多年前有人提出绿色会展,然而从绿色会展的多年发展来看,生态会展的内涵远比绿色会展丰富,绿色会展研究的内容远不及生态会展宽泛而系统。“会展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绿色展览工程,更重要的内容是中国会展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生态会展比绿色会展内涵更丰富


  绿色会展在会展人视野中,更多局限于绿色展台、展厅和绿色展品。广交会是国内绿色会展的典范。从2014年春开始,广交会积极推进展位的绿色化,提高特装展位的绿色普及率,到2016年秋*终达到了特装展位100%的绿色化。


 广交会的绿色会展虽然是会展产业的明显进步,然而其目前不属于生态会展。会展产业链的生态化,是生态会展的研究内容,但远远不止是绿色会展。所以,从根本上说,生态会展范围更广,内涵更丰富,理论更系统,研究更深入。绿色会展可理解为生态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晓明认为,生态会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即在会展产业理念、会展资源、会展场馆、会展参展行为、会展产业链和会展信息管理等方面真正实现生态化。


  我国会展产业的生态现状


  基于生态会展的六大方面的内容,张晓明分析了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会展产业理念相对落后。相对于会展强国而言,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视野与理念需进一步提升,对会展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对环境造成明显污染的重视程度相对偏低。


  会展资源利用缺乏有效手段。产业综合性和资源稀缺性要求会展产业更具循环视野和系统思维。目前国内会展产业运营现状表明,资源利用方法简单,生态技术相对落后,绿色环保产品足够欠缺。


  会展场馆建设缺乏有效规划。一方面场馆建设方兴未艾,另一方面场馆运营冷热不均而大量闲置。综合利用效果偏差,场馆利用现状远落后于会展强国。


  会展参展充斥大量环境污染。自觉的生态参展行为在现实中少之又少;展会现场污染严重,直接影响观众的身体健康;展品环保程度不够,展具循环使用效率偏低;一次性木质材料泛滥,城市垃圾急剧增多等。


  会展产业链运作不够优化。会展产业在迅猛发展中由于直接管理机构与行业标准的缺乏而乱象丛生,会展企业的同类竞争白热化而合作观念有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关系亟待理顺,产业增值空间需要继续挖掘。


  会展信息管理缺乏系统思维。作为会展业的重要资源,信息的使用范围局限性较大,前后届的展会信息接近割裂状态,会展的智慧化程度相对有限,产业的大数据分析较为缺乏且运用现状不够乐观,会展产业信息统计相对混乱。


  基于此,在全球绿色会展实践逐步深入和国内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会展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呼之欲出,生态化发展动力机制的构建迫在眉睫。


  生态会展实践的现状究竟如何


  在当前生态会展发展视野中,灵通展览、金麦田展览等一批热衷于“倡导生态会展,优化会展生态”的骨干企业正脱颖而出,积极引领着会展产业的生态走向。



分享到: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684号
在线咨询
 
 

QQ:1323306527

——————————

PHONE:19902035676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账号登录:
留言
回到顶部